2011-06
新闻来源:第一工程有限公司浏览次数:日期:2011-06-12
“工地安全措施是否到位关系了一个人的生命,一线施工人员每天都高高兴兴上班、平平安安下班就是我的目标”。现任一公司荣乌高速项目安质部部长张晓华如是说到。他是一个平凡的筑路工人,他没有可歌可泣的事迹,也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他和众多的筑路人一样,自参加工作来,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地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着。
工地的安全与质量始终是施工生产建设中最重要的环节,刚来到荣乌高速的时候,张晓华查阅了很多关于安全方面资料,并结合施工图纸,精心编写了安全防范措施,并打印出来发到每个员工手中,为的是让所有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能尽快掌握和熟悉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生产知识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供大家在施工中使用。
张晓华每天的工作内容就是检查项目部管段内的安全生产与施工质量,看似简单的一份工作却特别枯燥,费心,全线7.9公里的路程每天都要巡视一个来回。这还是一个费力不讨好的差事,可以这样去理解,他成为了在荣乌高速工地上一部分人眼中“最不受欢迎的人”。在施工生产中,总有那么一批工作人员缺乏必要的安全意识,在作业中总不按规定佩带安全帽,这些人自然也成为了张晓华重点的关注对象,每到一处施工地点他都要仔细的查看作业人员的安全帽是否带上、高空作业是否有系安全带,并检查安全牌是否安放到位,对没有达到安全要求的给予一定的处罚,比如说第一次是给予警告,第二次给予经济处罚,这些人暗中给他送了个雅号“铁包公”。因为在处理安全质量问题时,他从不讲情面、纵容、徇私。施工生产中,不安全的因素众多。有的农民工怕热,为了图个方便自在,不戴安全帽、不系安全带的情况时有发生,按照项目部定的要求对违反者罚款100元以上,可款罚了,但是情况并没有发生根本的改观。有人检查时把安全帽戴上,可刚一走,安全帽又摘了下来,甚至部分农民工出现了抵触情绪,这样就为安全生产留下了非常大的隐患。面对这样的局面张晓华没少费心思,他也清楚的认识到光靠罚款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最重要、最实际的方法还是得让安全意识深入每一个员工的心里,并在每个人心里牢牢的扎根。人人能在工作中自觉的遵守安全规章制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安全意识不能强硬的灌输给农民工,否则不但起不到一点效果,反而会适得其反。他便积极的和农民工搞好关系,进而一步步实施对农民工得安全意识教育,张晓华深入农民工的生活圈子。他知道累了一天得农民工最喜欢吃口味重的荤菜来补充体力,为此他在晚上下班后买上些东西主动到工地和农民工聊天吃饭,渐渐的和农民工混熟了,聊到有关施工生产的事情,他总是不失时机耐心的给农民工讲解戴安全帽的重要和必要性。并向农民工例举了在施工生产中因没按规定佩带安全帽发生的事故。“生命只有一次、安全伴君一生”。张晓华的用心良苦终于让农民工们明白了。 (游亚涛)
作者:游亚涛 责任编辑:泫然